北京时间2017年4月16日凌晨2:30分,在正在举办的《星球大战》庆典上公布了由EA出品DICE工作室负责制作的《星球大战:前线2》的首支完整版预告片和首批截图。在《星球大战:前线2》的时代到来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作《星球大战:前线》在15年公布后所走过的历程以及其开发商对于本作塑造的那些成功与失败,顺便介绍下《星球大战:前线2》多人以及单人模式详情。以此来展望更为出色的《星战》游戏作品的诞生!
一、《星球大战:前线》编年史:
2015年3月:EA联合DICE工作室正式向全球的玩家们公布了旗下的最新射击游戏作品《星球大战:前线》,游戏由寒霜3引擎打造欲创作出一款以《战地》系列玩法为核心的《星球大战》题材射击游戏。
2015年6月:《星球大战:前线》中文版预售上架,自此寒霜3引擎在新世代主机上的中文BUG正式修复,同时也为国内玩家在购买时加入了一针强心剂。
2015年10月:《星球大战:前线》Beta测试正式开启,在本次的Beta测试期间,共计有超过950万名玩家参与了测试,使得本作的测试版成为了EA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Beta测试(该记录之后被自家的《战地1》Beta测试所打破)。
2015年11月:《星球大战:前线》正式发售,可惜由于游戏模式匮乏、载具平衡性等细节处理上存在瑕疵,仅仅在MetaCritic上获得了73分的平均分。但这依然无法阻止它的大卖。
2016年2月:EA公布财报,正式宣布《星球大战:前线》的销量已经突破1300万份,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截止于目前,本作的大致销量约为1318万左右,其中PS4-846万、Xbox One-416万,PC-56万。
二、《星球大战:前线》的”功”与”过”
要说《星球大战:前线》是一款粉丝向的游戏,其实也没有错,本作的名头便是借助了这个知名度爆表的IP而来。然而,当一款IP的粉丝群体到达一定的数量级之后,那还能真正称其为粉丝向吗?在欧美地区,说到《星球大战》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七部正传电影外加一些外传影片影响了整整两代人。无论大人小孩,可能都有幻想过自己驾驶着X翼战机在太空中奋战的场景。所以,这种流入血液的喜爱促成了《星球大战:前线》的成功。反观国内,由于大多数玩家对于《星战》的认知程度只是停留在“它很有名”以及“我看过其中几部电影”之中,那它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口中的“粉丝向”作品,故而有些不温不火。
除了IP本身的吸引力以外,《星球大战:前线》的成功也与其简单爽快的游戏节奏有着莫大的关系。游戏以《战地》系列作为模板,套用了《星战》的世界观,并简化了大量传统射击游戏中的操作,包括无需换弹药、子弹无限、简化载具的操作等等。可以说,大多数玩家在游玩本作时都会忘却比赛的输赢而沉浸在爽快的游戏体验上。
对战场刻画的到位、对经典场景的高还原度、以及及其快速并且爽快的游戏风格是《星球大战:前线》最为成功的几大要素。
然而,正如各大评分媒体所说,本作的游戏模式确实严重匮乏,相比系列的前两作,2015推出的《星球大战:前线》不光严重阉割了单人模式、就连在前作中大受好评的“银河征服”模式也不复存在,完完全全与《战地》一样变成了一款将重心放在多人模式的作品。这也是本作在网络条件实属一般的国内无法维持热度的另一大原因。
三、《星球大战:前线2》多人以及单人模式详细介绍汇总
《星球大战》系列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它让一群看起来并非是英雄的人来拯救世界。卢克遇到了莱娅,蕾伊遇到了芬恩,他们的命运相互交错,就仿佛是原力使然。《星球大战:战争前线2》的单人模式将以帝国的视角来展开。
“我们想让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帝国精英士兵”,Motive工作室的游戏设计师Mark Thompson说道。游戏中我们所了解的第一个角色是Iden Versio,一位来自帝国军地狱小队的中年女性。Iden目睹了第二死星的毁灭和帝国国王的死去,她发誓将对自己的国王进行复仇。在游戏中,Iden显然是个多面手,无论是地面作战还是空中作战都表现的游刃有余。地狱小队是帝国军的绝密部队,由一群精英飞行员、狙击手和执行渗透和破坏任务的突击兵组成。地狱小队搭乘一艘名为“乌鸦号”的飞船。这艘飞船呈三角形,船身周围被黑色的机翼包围就好像是一个“歼星舰”和“钛战机”的集合体。
故事的时间线将从帝国战败后开始,中间也会提到一些从死星毁灭到弑星者基地的建立之间的故事。故事并不是想给玩家一种“我正在扮演一个坏人”的感觉,而是以帝国的视角来告诉玩家,帝国也有自己的英雄。
生活在帝国的居民把帝国当做和平的庇护者,而把叛军当做打破和平的人。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感受帝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他们居住在一个叫做Vardos的星球上。在星战庆典上展示的一些概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Vardos是一颗贫瘠的星球。帝国人民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有一些电车在空中运行,建筑物有棱有角,尽管区域不小,但却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整个区域的色调大都是灰色的,只有那些印有帝国标志的横幅隐约透露着一点生机。透过窗户可以隐约看到空中爆裂的闪电。
尽管帝国的国王已经死去,但他仍将会是游戏中一个关键的角色。在卢卡斯影业的小说和漫画中,国王制作了一个应急计划,这个应急计划能够继承他的幻象和意志,他将这些东西复制到了一个哨兵机器人身上,披上护卫队那样的红色披风,再戴上带有面部全息影像的面罩。Iden在故事中发誓将对国王进行复仇,但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起了冲突。
关于Iden,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Iden是一位帝国舰队司令的女儿,而且自始至终都会有一个同伴跟着她,也许是一个我们没见过的机器人。Thompson解释说“帝国有着先进科技,而且一直以来都喜欢以武器和配备来显示其实力而闻名,因此给特种部队的士兵配备一个机器人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小帮手的灵感来自于《星球大战:叛军》中的ID9机器人。它可以附着在Iden的背上,也能独立飞行,能够发出红色的能量防护罩,还能发出闪电攻击敌人,设计师表示还有一些其他的能力暂时不能公布。
Iden是故事的主角,但整个故事并不只是以Iden的视角来展开。在整个故事中,玩家有时候可以控制叛军的某个角色。玩家还能在其中扮演天行者卢克。像这样的视角转换能够增添战役的多样性,并且能让叛军的角色更加自然的融入到整个故事当中。
卢卡斯影业将《战争前线2》视为星战系列电影的正统作品,并正在与EA进行密切合作,使得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战争前线2》的开发工作由四个工作室分别承担;DICE工作室负责多人模式、Motive工作室和卢卡斯影业负责单人模式和剧情、Criterion Games负责游戏中的载具设计。DICE工作室的Bernd Diemer说《战争前线2》是他迄今为止接手的最大的项目。
《战争前线2》的多人模式将横跨星球大战系列的每个世代,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星战系列庆祝自己40周年的方式。DICE工作室这次将重心放在重新塑造电影和角色的体验上,多人体验将会大有不同。
DICE希望每一个玩家,无论他们扮演的是普通的士兵还是像达斯摩尔这样的大人物,都能像一个英雄一样,有改变战争局势的能力。Diemer说:“卢克生来不是英雄,他生来是一个农民,但他走上了英雄的道路。”
英雄角色仍将会是多人模式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如何使用它们却与前作不同。DICE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使用英雄角色。在《战争前线2》中玩家们不必东奔西跑来抢英雄或者载具了,DICE在游戏中加入了一个资源系统,只要玩家完成特定任务就能变成英雄角色。当然资源系统还能够用来解锁其他的东西,关于这部分内容,目前工作室暂时没有透露。
“我们将那些英雄角色做的更加具体和真实,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在游戏当中。”Diemer说道。“我们同样赋予他们不同的职业,你也可以在他们解锁不同的能力。”
《战争前线2》提供了很多角色供玩家选择,例如蕾伊、凯洛·伦、天行者卢克、达斯·维达、达斯·摩尔、尤达大师等等。你也可以扮演机器人,像贸易联盟的“吵吵机器人”。所有的角色类型都只会在特定场景出现,比如说,你不可能在“霍斯战役”中看见第一秩序军团。
在本作的多人模式中加入了玩家期待的太空对战,如同游戏角色一样,每样载具都有职业划分,同时也具备升级的能力。目前来看,游戏中包含的载具有 X翼战机、钛战机、波巴·费特的奴隶一号、汉·索罗千年隼号和欧比·旺的绝地星际战机。
前作《星球大战:战争前线 》被认为没有足够多的内容而受到了不少指责。如果说《战争前线》是人们对建造月球基地的遐想,那么《战争前线2》树立的目标就是一个巨大的宇宙空间站。如何完成从月球向宇宙的飞跃,我们在11月17日见分晓。
来源:宅男福利社